第221章 磨刀霍霍向国士 襟怀坦荡对小人

没有不漏风的墙。

慢慢地,绿林三部豪杰秘密聚会,针对大司徒刘縯的风声,也渐渐传到了刘秀的耳朵里。

太常偏将军刘秀,此时正在北方颍川郡、父城前线征战。

刘秀一向敏感警觉,听到这个消息,立即不安起来,很快觉察出了宛城汉朝廷紧张不安的气氛,于是对太常偏将军主簿冯异说道:

“公孙兄:

大事不好,刘秀担心,祸事就将来临,针对伯升大哥的阴谋诡计,已经越演越烈了。

汉朝廷里,一定会有什么对伯升大哥不利的事件发生,我一定要想方设法,让绿林的阴谋诡计破产。”

太常偏将军主簿冯异,认为刘秀的预感是正确的,于是建议刘秀道:

“主公啊,这个问题,非常敏感急迫,一刻也耽搁不得,否则会着了奸人的毒手。

属下建议主公,立即寻找一个回到行宫,向陛下汇报军情的机会,从父城前线,赶回宛城,去提醒和警告大司徒大人。”

刘秀同意道:

“麻烦公孙兄弟,带领诸位大人,帮助照管军队。我立即回宛城一趟。”

刘秀忧心如焚,带着刘安,快马加鞭,连夜连晚,赶回了宛城。

回到宛城,刘秀立即前往司徒府,去拜见自己的大哥大司徒刘縯,特别警告老兄刘縯道:

“伯升大哥啊!常言道,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啊!

伯升大哥,你要小心啊!你发觉行宫内外的那一些异常情况没有啊?

现在,你看,那些平时面和心不和的绿林兄弟们,又开始常常秘密聚会,聚在一起,吵吵闹闹了。

看朝廷如今的情形,情况确实有些不对劲啊!

小弟担心的是,恐怕绿林兄弟矛头所向,是对着伯升大哥你啊!

就连李轶、李松、李泛那几个李家的兄弟,当初一向与我们舂陵刘家兄弟,十分亲近亲密。

可是如今,李家的诸兄弟,也趋炎附势,向陛下靠拢,也与朝廷那些位高名显的新贵们,裹在一起,不搭理我们舂陵刘家兄弟了。

伯升大哥,你应该小心一些,多长一些心眼,不要对所有人都推心置腹,不加防备啊!”

刘秀虽然言之凿凿,证据充分地提醒刘縯,但还是未让刘縯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
刘縯想了一会,依然不以为意。

他朗朗地大笑着,大大咧咧地对刘秀说道:

“哈哈哈哈!三弟啊,你这人实在是太多疑,是不是谨小慎微、小心谨慎太过分一些了啊!

绿林三部豪杰,当初就是我们的亲密盟友,都是与我们汉家一道起事,是同生共死的汉家兄弟!

他们这些家伙,一个个头脑单纯,见识粗鄙,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呢?

你只管到你的父城,去带好兵,好好地为陛下干好公事,才是正理!

绿林三部豪杰那些家伙,不过是一群乡巴佬,是一些鼠目寸光,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家伙,一见到一点钱财,就会眼睛发光!

他们胸无大志,小气吝啬,心胸狭窄,贪恋财物,沉迷酒色,表现很是正常。

他们一向都是如此,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呢?

他们绿林三部兄弟,喜欢聚在一起,很是正常,只不过是喜欢呆在一起,喝酒划拳,发发牢骚,撒撒酒疯,寻隙生事罢了!

有什么事情,可以值得文叔兄弟你,担忧猜忌,可以为大哥担心的呢?”

“伯升大哥啊,不是小弟多疑,恐怕事情,并不是那么简单啊!

你不要轻视他们,中了诡计啊!

伯升大哥啊,小弟就给你说说李轶那个家伙吧!

最初,李轶、李松、李泛兄弟,与我们舂陵刘氏兄弟,一起聚义起兵,同生共死,感情一直十分深厚亲密。

现在呢,李家兄弟,除了李通大哥,一如既往与我们舂陵兄弟亲近以外,李轶、李松、李泛兄弟,都跟我们逐渐疏远,却转而去谄媚当朝权贵,投向了绿林定国上公、成国上公王氏兄弟一方,抛弃和疏远了当初我们这些最亲密的战友,我们舂陵刘家、邓家、樊家、阴家这些兄弟。

绿林三部兄弟,除了马武、王常诸人以外,也大多与我们舂陵刘氏兄弟,志向不同,心有芥蒂,一向格格不入,志趣毫不相投。

大哥啊,小弟以为,对于李轶、李松、李泛等李家兄弟以及绿林三部豪杰定国上公、成国上公王氏兄弟这些人啊,你可不要再像从前那样,推心置腹了,要多加防备才是,以免遭了他人毒手。

小弟私下以为,尤其是李轶此人,老奸巨猾,城府很深,大哥不可不防哦!”

刘秀见大哥刘縯,油盐不进,不听劝告,就以李轶等李家兄弟的前后迥异的表现为例,再次提醒大哥刘縯警觉道。

“三弟啊,你多虑了,不会如此的!

你就不要胡言乱语,挑拨离间,挑拨我们刘氏兄弟与李家兄弟、绿林三部兄弟的感情了!

李通、李松、李轶、李泛几位李家兄弟,一向都是我们刘家的铁杆好兄弟!

大哥我,还不了解吗?

三弟啊,你要度量广阔,不要随意地怀疑猜忌别人,好不好啊?”

刘縯制止弟弟刘秀说。

“好吧!大哥!

小弟知道,伯升大哥襟怀坦荡,宽以待人,不肯猜忌怀疑他人。

但小弟在此,再次告诫大哥,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啊!

小弟不在大哥你的身边侍候,伯升大哥你凡事一定多长一个心眼,千万小心谨慎一些才是!

希望伯升大哥,说话做事,要学会韬光养晦,收敛一些,低调一些,谨慎一些,不要太大而化之!

小弟建议,有些事情,伯升大哥,你还是和几位伯父、叔父,我们舂陵诸兄弟,邓晨、朱祐诸位大哥以及樊家舅舅等亲近之人,预先商议一下为好,不要至死不悟,中了别人的算计!”

临去父城时,刘秀千叮咛,万叮嘱,还不忘三番五次地嘱咐大哥刘縯道。

刘秀絮絮叨叨之下,刘縯听得有些不耐烦了,回答刘秀道;

“三弟啊,大哥耳聪目明,又不是小孩子,黑白不分。你还唠唠叨叨干什么呢?

大哥还有重要的军国大事需要处理,你就好好地去吧,不要打扰大哥了。

大哥也没有时间去送你了,还是让刘安陪你回去吧!”

刘縯越发生气了,他对刘秀下了逐客令。

刘秀无计可施,只得隐隐不安、怏怏不乐地回到父城。

不久,更始帝刘玄,在宛城郡守府的临时行宫里,接见文武大臣、全军高级将领,举行大规模的大臣将领聚会。

汉朝廷在行宫宛城的所有三公九卿等文武重臣,都应邀参会。

那天,更始帝刘玄,举行朝会完毕,就对身旁侍候的大司徒刘縯说道:

“司徒大人:

朕听说你新得了一门宝剑,爱如珍宝,片刻不离。

司徒大人,你是否舍得,交予朕欣赏欣赏呢?”

刘縯毫不在意,就取下随身佩戴的宝剑,交给更始帝刘玄道:

“陛下:

这是一个著名的铸剑大师王佳,见臣爱惜宝剑,特意为臣精心定制的,请陛下欣赏欣赏。

如果陛下喜欢,就送给陛下收藏吧!”

刘玄接过宝剑,立即露出一副仔细观察,认真欣赏的样子,把宝剑拿在手中,装模作样地观赏起来。

更始帝刘玄,虽然是刘縯的堂兄弟,儿时玩伴,但从儿时起,聪明伶俐,但性格有些懦弱内向的刘玄,就一直对自己的堂兄刘縯,心存畏惧,十分敬重。

如今,刘玄心中有事,越发心绪不宁,紧张不安起来。

他手拿刘縯递上的宝剑,双手禁不住颤抖起来。

朝廷群臣,都看出了更始帝和绿林三部兄弟大臣的异常表现,深为不安。

而大司徒刘縯,似乎毫无察觉,很得意自己的宝剑,得到更始帝的欣赏。

刘縯站在刘玄的旁边,直视着刘玄欣赏宝剑,见更始帝浑身不安,手臂颤抖,以为刘玄的身体不适,就关切地询问刘玄道:

“陛下啊:

你的龙体,是有些不舒服吗?陛下你,怎么会浑身发抖寒颤啊?

臣猜想,外面刚刚才下了暴雨不久,行宫里的确有些阴冷潮湿,有些寒气,恐怕有伤陛下的龙体。

等一会,臣就叫侍臣们,去烧点炭火,给陛下的行宫,驱驱湿气!

陛下你说好吗?”

“感谢司徒爱卿的关心!

朕刚才,的的确确,不知道什么原因,有些寒冷,不舒服起来!

但愿不是得了伤寒吧!这没有什么,可能一会就过去了!”

刘玄急忙掩饰道。

这时,绣衣御史(戒严官)申屠建,向刘玄呈上了他的玉玦,向刘玄示意道:

“陛下:

这是臣送给陛下的玉玦,请陛下笑纳!”

眼见武艺高强、身材高大的刘縯,威风凛凛地站立在自己的跟前,刘玄懦弱胆怯,竟然不敢发动,只得推辞道:

“多谢绣衣御史大人!

朕出生绿林,喜欢武备,欣赏宝剑良弓,不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。”

然而,昭然若揭,迹象已经十分的明显。

就是再蠢笨的外人,也已经能够看出,大事不妙,行宫里的气氛,非常不对劲。

刘縯的亲舅舅校尉樊宏,担忧不止,对大殿上发生的一切,心知肚明,但又不敢直言挑明,急忙向刘縯示意道:

“司徒大人啊:

陛下还有许多国家大事,需要及时处理,你就赶快下殿去吧!

不要为欣赏一把普普通通的宝剑,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,耽误了陛下处理国家大事!”

“舅父大人指教得对。

宝剑虽好,哪里能够比得上国家大事重要呢?

陛下,微臣告辞。

陛下尚武,臣非常钦佩。等陛下有空,臣再与陛下一道,切磋探究鉴赏宝剑良弓之事,闲论一下武功剑道。”

刘縯醒悟,急忙向更始帝告辞,与舅舅樊宏等文武大臣一道,向更始帝行礼告辞,出了行宫。

在回府的路上,舅舅樊宏依然胆颤心惊,冷汗直冒,边走边悄悄地对刘縯说道:

“伯升啊:

你如此粗心大意,难道今天就没有看出,朝会上有什么可疑的事情吗?

今天朝会之时,大殿上的气氛,明显很不对头啊!

申屠建那个家伙,莫非想扮演昔日在鸿门宴上的,那个范增的角色吗?

舅舅观察,今天陛下和申屠建等绿林兄弟的举动,恐怕有些不怀好意吧?

伯升啊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
今后你独自上殿奏事,不要孤身一人前往,你应该加倍小心一些,小心中了奸佞小人的诡计!”

刘縯恍然大悟,回想朝会上的细节,很快明白了绿林君臣不怀好意。

他脸色铁青,恨恨说道:

“多谢舅父大人提醒。

真是奸佞误国啊!我刘伯升襟怀坦荡,不计个人恩怨得失,一心为国为民,为了复兴汉室。

想不到朝中,居然有如此小人,嫉妒伯升功绩,欲要扰乱社稷,陷害忠良。”

“伯升啊,你明白这些就对了。

襟怀坦荡,推心置腹,也要看人才是。

如今,你们兄弟,名扬天下,功高震主,这不是好事啊!

你要多加小心才是啊!”

舅舅樊宏的猜测告诫,并不是空穴来风。

绿林三部兄弟,谋杀忠良的屠刀,既然已经高高举起,绝对不会偃旗息鼓,放弃自己的阴谋。

朝会上的一幕失败以后,定国上公王匡、成国上公王凤为首的绿林三部兄弟,更加恐惧担心。

出了行宫,回到定国上公府里以后,成国上公王凤,对大哥定国上公王匡说:

“大哥啊,陛下懦弱,那么好的出其不意的机会,居然失去了,令人十分惋惜。

最最令人不安的是,刘伯升那个家伙,似乎已经警觉提防。

如果刘伯升先下手为强,我们绿林三部兄弟,岂不是就会遭殃了吗?”

定国上公王匡闻听,更加恐惧,急忙答道:

“兄弟说得很对。大哥的担心就在于此。

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上,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

我们只有一不做二不休,才能够保全自己,稳定社稷啊!”

“大哥说得很对!我们兄弟两人,势单力薄,必须剪除刘伯升的羽翼,把陛下和大司马、大司空、卫尉大将军等诸位绿林老兄弟,拉成一团,才能够成功啊!”成国上公王凤,建议道。

“兄弟说得很对。大哥马上进宫,去觐见陛下。

你去召集诸位绿林兄弟,到大哥府里汇合。”定国上公王匡吩咐道。

于是,兄弟俩,分头行动起来。

不久,抗威将军刘稷,接到更始帝圣旨,在大司徒刘縯的劝说下,终于率军,从鲁阳回到了宛城。

见抗威将军刘稷,落入绿林兄弟陷阱,五威将军李轶和定国上公王匡、成国上公王凤、大司马朱鲔等绿林三部大臣大喜。

当初,柱天都部刘縯、刘秀诸舂陵宗室兄弟,在舂陵起兵之时,只有八千嫡系子弟兵,兵力弱小。

所以,为了复兴汉室,对付共同的敌人王莽,刘縯、刘秀诸舂陵宗室兄弟,不得不选择与绿林三部结盟。

后来,玄汉建立,更始帝被绿林三部兄弟,拥立为汉帝以后,依然是绿林三部军队,占据主导地位。

玄汉王朝中,更是绿林三部将领,把持朝廷大权,刘縯的舂陵宗室子弟,邓家、阴家,樊家等亲戚朋友,更是被严重边缘化。

只有刘縯担任司徒和叔父刘良担任国三老,得以进入核心领导层。

其他杰出的刘氏子弟,包括刘祉、刘秀、刘赐、刘稷等,都远离领导核心,基本上与核心领导层无缘。

五威将军李轶等李家兄弟聪明伶俐,善于见风使舵。

见刘良、刘縯叔侄为代表的舂陵宗室子弟势力较弱,受到绿林兄弟排挤,于是李家兄弟,转而投靠绿林三部兄弟,与绿林三部兄弟打得火热。

定国上公王匡、成国上公王凤、大司马朱鲔等,正忌惮刘縯的舂陵家族的力量,试图分化他们,见五威将军李轶为首的李家兄弟,转投绿林大哥,大喜过望,遂与李家兄弟秘密结成联盟。

自此,以五威将军李轶为首的李家兄弟,倒向了绿林兄弟,绿林三部兄弟的胜算,又多了几分。

一天,朝会结束,大司马朱鲔、五威将军李轶,留了下来。

大司马朱鲔,见时机渐渐成熟,遂趁机上书更始帝,弹劾抗威将军刘稷道:

“陛下:

抗威将军刘稷,桀骜不驯,不听君令,臣十分忧虑。

抗威将军刘稷,是司徒大人的嫡系,臣担心他不会听命于陛下,服从陛下的调遣,恐怕会在朝中酿成变乱。

当初,陛下刚刚继位之时,抗威将军,就牢骚满腹,对陛下满腹怨言,曾经出言不逊,中伤陛下。

那时,刘稷正率军攻打鲁阳。

听说陛下,已经被我们绿林三部兄弟,立为了天子之后,刘稷勃然大怒,就曾经当着部属,表示抗议道:

‘诸君,太没有天理了!最早谋划起兵大事的,是伯升兄弟。更始算个什么东西呢?他凭什么登上宝座呢?’

如此悖逆之言,大逆不道之辈,如果不严厉处置,恐怕将会有伤陛下的威信,损害国家威严。”

五威将军李轶,也附和大司马朱鲔的建议道:

“陛下:

大司马大人言之有理。

臣私下以为,如果悖逆抗命的将领,不及时铲除,微臣担心,诸将会群起效仿,那就大事不好了。

但愿陛下一秉大公,以国家大义为重,摒弃亲情,大义灭亲。

如此,则可以伸张法律的尊严,维护社稷的稳定,彰显陛下的圣明。”

刘玄听了,倜然警觉道:

“两位爱卿言之有理!朕知道怎么做了。”

抗威将军刘稷,既是大司徒刘縯的部下勇将,也是刘縯的舂陵侯家族同宗兄弟。

刘稷曾经多次冲锋陷阵,勇冠三军,功劳卓著,是大司徒刘縯十分信任的勇将。

更始帝刘玄,听了五威将军李轶、大司马朱鲔对刘稷的弹劾以后,决定用计惩办刘稷。

五威将军李轶、大司马朱鲔见更始帝同意,遂与更始帝秘密商议,如何剥夺刘稷军权。

不久,更始帝就下旨,从鲁阳前线,将刘稷调回,任命刘稷为抗威将军,独自成军,不再归属于大司徒刘縯麾下,由朝廷直接指挥。

更始帝君臣的目的,昭然若揭,就是要将刘稷从刘縯的部下调离,分割大司徒刘縯的力量。

但刘稷也识破了更始帝君臣调虎离山、明升暗降的计谋,不肯前去,就任抗威将军的职位。

大司徒刘縯,在听了更始帝的决定以后,当然明白绿林兄弟的心思,十分担心,决定上朝,阻止更始帝的决定。

更始帝、定国上公王匡、成国上公王凤、五威将军李轶、大司马朱鲔、绣衣御史申屠建君臣,更加忧心。

玄汉王朝绿林三部将领与舂陵宗室子弟,争夺朝廷主导权的斗争,更加激烈。

而大司徒刘縯,虽然明知道绿林三部兄弟磨刀霍霍,但顾全大局,顾及兴复汉室的大业,不愿意与绿林三部兄弟公开冲突,导致玄汉王朝的分裂。

刘縯料想不到的是,绿林三部兄弟,已经先下手为强,开始动手了。

10

一天,更始帝下旨,在宛城举行朝会。

其时,更始帝和绿林三部兄弟,早早来到了朝会上。

他们已经早有预谋,秘密集结了绿林三部的亲信将士数千人,作为戒备。

抗威将军刘稷等文武大臣,不知是计,也奉诏参会。

只有大司徒刘縯等,因宰相府有国事处理,还未入朝。

朝会一开始,更始帝见大司徒刘縯,久久不至,生怕节外生枝,让刘稷逃脱,就迫不及待颁布旨意,下令道:

“皇帝圣旨:

着令绣衣御史,立即逮捕抗威将军刘稷,押入诏狱,进行审判。”

绣衣御史申屠建,听到更始帝旨意,早有准备,立即率领侍从武士,上前将抗威将军刘稷捆绑起来。

抗威将军刘稷,虽然武艺高强,但一拳难敌四手,终于束手就擒。

更始帝见抗威将军刘稷被擒,长舒了一口气。

大司马朱鲔,五威将军李轶,庚即上前,弹劾抗威将军刘稷道:

“陛下:

抗威将军刘稷,桀骜不驯,多次违背陛下军令,而又忤逆悖上,侮慢君王。

臣等请求,立即将刘稷押入天牢,进行审判。

明正典刑以后,枭首示众,以儆效尤。”

更始帝赞同,下旨道:

“诸位爱卿所奏,深为有理。

立即将刘稷打入天牢,关押起来。

审判之后,立即诛杀,以警戒那些桀骜不驯的大臣将领,维护大汉的法令。”

见抗威将军刘稷,突然被擒,参会而不知内情的玄汉文武大臣,无不战战兢兢,恐惧不已。

大司徒刘縯还没有明白,他刘伯升,才是绿林三部兄弟的心腹之患,心中最大的敌人。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