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三国演义 政治斗争中的游戏规则 2

同僚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竞争关系,每个人都希望别人不如自己,这样自己升职的机会才更大,所以,越是优秀的人越招人妒忌。另一方面,大多数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上司太聪明,以至于在他面前连偷懒的机会都没有。出于这种考虑,如果自己无法“更上层楼”,那宁可把一个糊涂蛋推上去,因为这样做至少可以减轻自身的压力。

三国时期的官场也不例外,许多能力出众的人才因为受到上级或是同事的打压,被排挤到了权力中心之外。曹魏的司马懿因受曹爽排挤愤而发难,东吴的陆逊更是因为受到孙权的逼迫最终“愤恚致卒”。

蜀汉虽是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,但在刘备的英明领导下,文武百官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,蜀汉政权也因而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,最终跟魏、吴两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。但是,刘备去世之后,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的把持下,越是有才的干部却越受压制。其中,最突出的两个人是魏延和赵云。

刘备遭到曹操围剿时,想到襄阳城中避难,却被刘琮拒之门外。对刘备仰慕已久的魏延挺身而出,杀死守门将士迎接刘备入城。虽然在刘琮的阻拦下刘备没好意思进去,但魏延的第一次亮相无疑给刘备留了个好印象。

关羽战长沙遇到老将黄忠,长沙太守韩玄见两人在阵前眉来眼去,怀疑黄忠是对方的“卧底”,要拿他开刀。此时,魏延第二次亮相,救黄忠,杀韩玄,向关羽献城,自己也正式加入了刘备集团。

魏延为刘备集团出了两次力,贡献也不小,按理说“加盟”之后应该能给他一个好位置,可诸葛亮给他的见面礼却是“斩立决”。刘备不想失去一个忠实的干将,在他的直接干预下,魏延保住了性命。当时,正是刘备集团快速发展的时期,他正急需大量人才,如果杀了魏延,无异自断贤路,使那些有“加盟”想法的人才望而止步。

诸葛亮杀魏延其实是很不明智的举动,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。

其一,关羽进攻长沙前上了诸葛亮激将法的当,只带了五百个弟兄前去,用这点儿兵力攻打一座军事重镇简直就是蝼蚁撼树。韩玄如果不让黄忠同关羽“单挑”,而采用“群殴”的方式,关羽要想脱身,只能指望**的赤兔马了。恰恰因为魏延的出现,成全了关羽的功名,使诸葛亮打压关羽的计划化作了泡影,诸葛亮当然要把这口气出在魏延身上了。

其二,在诸葛亮看来,给魏延这个新人一个下马威很有必要。魏延早已心仪刘备,“加盟”之后必然是刘备的死党,不会和自己一条心。因此,诸葛亮一番话说得煞有介事。能把魏延杀了固然好,杀不了,也让魏延知道自己的厉害,免得将来镇不住他。

在识人和用人方面,刘备显然要高出诸葛亮许多。事实证明,刘备的判断是正确的。魏延随刘备入蜀之后屡立战功,职务升得也很快。刘备称汉中王时,任命魏延为“督汉中镇远将,领汉中太守”。汉中不论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来说,都是西南重镇,大家本以为这个重要位置会给张飞,连张飞自己也是这么想的。不过,得知魏延高升后,张飞并没有任何不满情绪,这说明,一方面魏延确实能力出众,张飞对他担此重任并不妒忌;另一方面,说明刘备没有受到诸葛亮的影响,对魏延产生偏见。甚或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心思有所察觉,因此想进一步拉拢魏延。

不过,魏延的运气不够好,刘备的去世使魏延失去了进一步上升的可能。诸葛亮当权之后,怕魏延受到重用,多次对其进行打压,不让他有表现的机会。

诸葛亮出兵陈仓伐魏时,担任先锋的魏延攻打陈仓,数日之内未能摧城拔寨,诸葛亮就急着要拿魏延开刀。后来,诸葛亮亲自上阵,率三十万大军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,还动用了云梯、冲车等多种工具,甚至还出动了“工程兵”用“地道战”进攻,可镇守陈仓的魏将郝昭见招拆招,将诸葛亮的攻势一一化解了。

魏延不过是个先锋,诸葛亮身为主将,资源比魏延丰富得多,攻城花的时间也比魏延长得多,结果却完全相同。诸葛亮应该庆幸自己没有处罚魏延,否则,真不知该如何收场了。因为他自己劳而无功,同样应该军法从事。

要知道,当时守陈仓的只有三千人,套用《孙子·谋攻》中的理论:“故用兵之法,十则围之,五则攻之。”这就是说,兵力如果是敌人的十倍可以打歼灭战,兵力是敌人的五倍,打胜仗就不成问题。诸葛亮的兵力是对方的一百倍,可他却拿对手毫无办法,可见军事水平不怎么样。

诸葛亮久攻陈仓不下,魏先锋大将王双赶来增援。魏延主动请战,诸葛亮以魏延是先锋大将不可轻出为由,不给魏延立功的机会。诸葛亮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,王双本身是魏军先锋,同魏延级别相同,两人交锋本是旗鼓相当。

诸葛亮用人不当的结果导致自己很被动,他派出的谢雄和龚起很快被王双斩杀于阵前,蜀军大败,王双的两万救兵赶到了陈仓城下。只有三千人时诸葛亮尚且没有办法,现在多出来两万生力军,诸葛亮只能望陈仓城兴叹了。

时间耗长了,部队的后勤保障跟不上,诸葛亮只能再次无功而返。撤退是最危险的时候,没有防御工事,被敌人追着打很可能会一溃千里。事关自身的生死存亡,诸葛亮也不再以大将不可轻出为借口了,令魏延断后对付王双。魏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,干净利落地斩杀了王双。

陈仓受挫是诸葛亮心中永远的痛,郝昭对诸葛亮的打击实在太大了,即使东吴邀请他联手出兵,诸葛亮仍对郝昭心有余悸,不敢再次面对这个克星。不过,情报人员为诸葛亮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喜讯——郝昭病危。此时,陈仓城中的几千士兵已无斗志,取陈仓易如反掌。这是个露脸的机会,诸葛亮自然不会放过,他把魏延、姜维借故支开,自己偷偷摸摸地攻取了陈仓。

几天之后,魏延、姜维领兵到达陈仓城下时,忽听得城上一声炮响,四面旗帜齐竖,诸葛亮羽扇纶巾,鹤氅道袍,闪亮登场,扬扬得意地说道:“你们两人怎么现在才来啊!”事已至此,二人只好给孔明“擦鞋”:“丞相真神计也!”看来,在诸葛亮手下要想有成就感实在不容易,扬名立万的事他一人全都包揽了。

魏延不仅武艺超群,还颇有战略眼光。他曾建议以奇兵出子午谷,直取长安,诸葛亮自斜谷进击,两路夹攻,使魏兵难以兼顾。这条计策被诸葛亮轻描淡写地否决了,理由是“此非万全之计也”。那诸葛亮的万全之计是什么呢?自刘备去世之后,从未看到诸葛亮有什么万全之计。魏延奇袭长安只需五千精兵,相比之下,诸葛亮六出祁山,每次数十万大军远征,次次无功而返,劳民伤财,耗尽了蜀汉的国力。看到这样的结果,难怪魏延会怏怏不悦,觉得自己受压制了。

蜀汉政权中另一个受诸葛亮排挤的人是赵云。刘备初次见到赵云时,赵云正在公孙瓒手下“打工”。刘备当时就很想把这员猛将收为己用,不过,公孙瓒是刘备的故交,还对刘备有恩,当时势力又大,刘备不敢明着“挖墙脚”,只好告诉赵云来日方长。等到公孙瓒被袁绍剿灭之后,赵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投到刘备门下了。

三国英雄谱中,单打独斗排不出名次。吕布虽勇,张飞在他面前也未落下风。关羽名气虽大,黄忠、庞德也能与其战个平手。许褚同马超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,张辽、张郃“单挑”也没输给过谁。可要论起混战来,排第一名的非赵云莫属。早在袁绍和公孙瓒两家争斗时,赵云就曾独自杀入袁绍阵中,入千军万马如入无人之境,几乎凭一己之力杀死袁绍。后来跟了刘备,长坂坡前一战杀得曹军心惊胆战。赵云不但在曹操的百万大军中单枪匹马来去自如,还杀死曹军五十多位名将,并带着一个孩子全身而退,实在是“超人”。

赵云不仅有勇有谋,还相当理智。公孙瓒死后,袁绍想“聘用”赵云,可赵云却看不上他。几经周折,赵云终于加入了刘备的队伍。两人见面之后互表倾慕之情,刘备对能够得到赵云颇感欣慰:“吾初见子龙,便有留恋不舍之情。今幸得相遇!”赵云也对刘备大表忠心:“云奔走四方,择主而事,未有如使君者。今得相随,大称平生。虽肝脑涂地,无恨矣。”从赵云的话中不难看出,赵云对选“老板”很重视,不像吕布有奶就是娘,谁给的“待遇”高就跟谁。

刘备举国伐吴时,诸葛亮等人都劝他不要大动干戈,只有赵云一个人不反对发起战争,不过,战争的矛头并不是对准东吴,而是指向新建立的曹魏政权。赵云很清楚当时的形势,曹丕刚刚把汉献帝赶下台,龙椅还没坐热,不少人对此心有不满却不敢言,因为人在屋檐下,不敢不低头。此时是联合东吴打击曹魏政权的最佳时机,这时,很多汉室的同情者会临阵倒戈,加入刘备的队伍。而一旦与东吴交了手,短时间内很难结束战斗,曹丕也正好有机会进行内部整顿。可惜,刘备没有采纳赵云的意见,放过了北伐的大好时机。

“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,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。”在待人接物方面,关羽和张飞两人各有弱点,赵云则不同,他非但不得罪人,还很懂得收买人心。刘备刚得到益州时,想把成都城中的豪宅美田分赐给下属,赵云劝说道:“益州人民,屡遭兵火,田宅皆空;今当归还百姓,令安居复业,民心方服;不宜夺之为私赏也。”刘备一听,有道理,就这么办吧!

“空城计”之后,蜀军退兵,其他将领在败退过程中损失惨重,只有赵云不但没有损失军资装备,还杀死了对方的先锋大将苏颙。诸葛亮知道后奖励赵云五十斤黄金,赵云没有接受,而是建议大家分享:“三军无尺寸之功,某等俱各有罪;若反受赏,乃丞相赏罚不明也。且请寄库,候今冬赐与诸军未迟。”

赵云在夺取荆州的桂阳郡时,桂阳太守赵范想讨好赵云,先是同其结为兄弟,接着又要把美貌的寡嫂介绍给赵云做老婆,结果被赵云严词拒绝。事后,诸葛亮问赵云为什么不成其好事,赵云说:“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,今若娶其嫂,惹人唾骂,一也;其妇再嫁,使失大节,二也;赵范初降,其心难测,三也。主公新定江汉,枕席未安,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?”刘备在旁听了,过意不去,劝赵云说,现在大事已定,我做主,你就娶了她吧。赵云仍不接受,说道:“天下女子不少,但恐名誉不立,何患无妻子乎?”

看看赵云,不但智勇双全,有政治眼光,懂得如何拉拢人,还不贪财,不好色,控制能力超强。这样一个人,诸葛亮能不防着他吗!

诸葛亮当权时,赵云很少有杀敌立功的机会。屡屡受到压制,赵云终于忍不住了,在朝堂之上以自杀的极端方式威胁诸葛亮,要求获得北伐先锋的位置。当着众多同僚的面,诸葛亮不想背上逼死老臣的恶名,只好给了赵云一次出彩的机会。赵云在阵前连诛四将,证明了自己绝非像诸葛亮所说的那样老朽不堪。

赵云被诸葛亮压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赵云曾经两次救回刘禅。一次是在曹操和刘备交战的乱军中救出,一次是从刘备的老婆、孙权的妹妹手里夺回来的。如果没有赵云,刘禅不要说做皇帝,连命也早丢了。有这样一层特殊关系,足够刘禅把赵云当做自己的心腹亲信。在这种情况下,诸葛亮哪敢让赵云有露脸受重用的机会!

三国乱世中的男人

《三国演义》的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,这是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。据说,青年罗贯中曾浪迹江湖,后来投到张士诚幕府充任“顾问”。身处乱世的罗贯中对当时人性的复杂感触太深了,在他笔下,汉末三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人性都得到了充分表现,有忠贞不贰的,有阴险奸诈的,有背信弃义的,有卖主求荣的,还有隔岸观火的。

罗贯中本人是忠义的倡导者,在书中,他不惜笔墨塑造了许多忠臣义士的形象。董卓专权时代的丁管、伍孚,曹操时代“衣带诏”事件涉及的国舅董承、侍郎王子服、将军吴子兰、长水校尉种辑、议郎吴硕、太医吉平等人,都是忠臣的典范。

不只吃皇粮的朝廷官员对“政府”有感情,一般百姓也是如此,因为战争的最终受害者是老百姓。发动战争、想在战争中捞取资本的都是野心勃勃的政治投机家,对他们来说,想收获必须要付出,成王败寇的结果早在他们意料之中。一般百姓则不同,他们只想过安生日子,他们希望社会秩序稳定。有钱人更不希望发生战乱,因为战争不但会耽误他们发财致富,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产还可能在战乱中被乱军抄没一空。张世平和苏双不过是两个普通的马贩子,听说刘备要组织民兵讨贼安民,当即赞助了刘备良马五十匹,金银五百两,镔铁一千斤。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,一般富户的全部身家也不过如此。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